国际金融研究“老兵”谭雅玲的“中国视角”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13日电 (张芷菡)当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已成为常态,中小企业对汇率波动的承压点在哪里?在商品市场中,黄金及原油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上涨后再现回落,黄金与原油走势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与外汇市场有何关联?就这些话题,中新经纬对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谭雅玲进行专访。

凭外语开启了国际金融研究之路

谭雅玲是国际金融研究领域的一位“老兵”,毕业于解放军院校外语专业后,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研究已达36年。

“我原来是当兵的,当兵时学的是外语,然后就靠这门工具在中国银行找了工作。”谭雅玲对中新经纬客户端介绍自己的研究经历,“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市场研究所,我就利用外语这个工具看了外文资料,又翻译、编辑,就在这样进入了这个研究领域。当时做国际金融研究的只有中国银行一家,能接触到很多国际行情,现在叫做资讯。后来我发现我的个人喜好也在这,所以就一直坚持到现在。”

后来,谭雅玲进入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长期以来从事国际金融市场研究,跟踪市场变化,分析发展状况,特别专注于外汇市场研究。她说,她的日常是白天8小时关注国内市场,清晨和晚间的8小时关注外海市场。

“研究的主要推动力是习惯、惯性和自律,过去可能是跟着行情在走,研究时间长了以后,有时候能够预料行情走势,对于已经预料到的就从已经思考的角度切入,没有预料到的就去想该给市场什么提示。”她说。

重视汇率对中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谭雅玲谈到,自己从事研究的周期较长,特别是在外汇研究领域,与很多分析师相比,研究的角度会更务实的一些。比如,对于如何看待2020年以来人民币的升值周期,谭雅玲更强调从对中国外贸企业影响的角度分析。

谭雅玲说,从2020年6月至今人民币的升值周期较长,从升值水平看与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基本面有所背离。疫情对所有国家经济都有影响,而中国经济恰好处在自身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疫情因素叠加结构调整的挑战反映在汇率水平上,是人民币汇率或被高估。

谭雅玲认为,从2020年开始的人民币升值是较为被动的,也是被针对的。第一是离岸市场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带动在岸人民币不得已的升值。第二是周末、月末、季度末人民币偏升值,而这些时点正是外贸企业财务的账期节点,价格被摆布、被针对的情况不容忽视。

谭雅玲曾在多个会议及文章中指出,研究人民币汇率要重视对中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诉求还要看中国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情况,要“以我为主”。

她表示,外贸企业对汇率的敏感度最高。“在我的了解中,很多外贸企业在6.7到7.1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之间才会有利润。因为外贸企业、中小民营企业更多的是来料加工型,大量采购不锈钢、铁、铜等原材料,对原材料的依存度很强,而这一波人民币升值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海运费上涨,使企业成本上升。如果买卖双方对价格都难以承受,导致货物积压,外贸企业就没有美元收汇,生产资金的来源就成了问题。人民币汇率如果走到6.4到6.3的水平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不合适的。”

强调黄金、原油要多看中长期

在谭雅玲看来,外汇领域是国际金融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外汇涉及短期、中期、长期,又涉及宏观面、政策面、战略面,现在又融入了商品面。商品面中,黄金与原油的价格走势最吸引市场的关注,谭雅玲表示,对黄金、原油要多看中长期。

谭雅玲认为,美国因素对黄金价格走势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力。在黄金的主导层面,美国的需求更大一些,因为美国债务、财政赤字、美元贬值对美国是一个不良因素,但美国却拿着世界最多的黄金储备,美国调整价格带来种种负面影响时,黄金价格上涨将维护整个市场信心,这也是美国对市场驾驭能力的体现。

除了强调市场研究“不应以单一维度观察”,谭雅玲还特别看重中长期因素,比如对于原油市场的分析研究。

谭雅玲表示,从长线看原油价格的上涨不能忽视2020年“负油价”这个重要转折点。无论是从疫情影响还是原油本身的功能与作用来看,2020年4月国际原油都不应该是“负油价”。而通过美国期货交易所的设定,原油价格当时快速跌为负值,“跌得凶,长得快”成为促成原油价格整体上涨的重要因素。

谭雅玲分析,石油价格上涨不完全是市场供需的作用。她分析,供给上,美国不断地向市场投放石油储备,其原油商业库存处在历史低点,而OPEC+产油国决定从8月开始每月增产40万桶/日石油供应,国际原油供应充足;需求上,现在全球经济恢复没有加码或加速,没有明显的动力或潜能刺激原油需求。

“受油价上涨影响,美国通胀指标不断上涨,我们要看透原油助推美国通胀的根本意图在哪。”谭雅玲表示,“我认为这种意图还是要促进美元利率的变化。美国‘借钱过日子’的前提是要有回报率,如果利率一直维持在现在很低的状态,‘借钱过日子’就很难维持,只有促进利率变化,美国债务和财政赤字才可以循环下去。原油刺激通胀、带动大宗商品上扬、带动加息的链条或是美国布局。”(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