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崇明西北部的新海镇,视线很容易被造型奇特的建筑吸引,这些建筑约两三层楼高,呈粗圆柱状,顶上有个明显比柱身粗一圈的“头部”,造型很像国际象棋棋子“车”。这些“车”其实是数十年前农场里人们用于储水配水的水塔,把水存放在高处,可保持、调节给水管网中的水量和水压。
矗立于广袤农田间的一座座富有年代感的水塔,容易让老一辈人回想起五六十年前这片土地上热火朝天的景象。崇明是个河口冲积岛,直到上世纪初岛屿西北部才有沙洲滩涂露出水面,上世纪中叶后这片沙洲渐渐成型。为巩固沙洲土地,人们在此搭起环洞舍、建起人字棚,艰苦围垦出畜牧场,新海镇所辖范围包括原跃进、新海、红星、长征四个市属国营农场,2008年8月改制建镇。
十里横河串联起景观链
“这里曾是数万上海知青挥洒过青春汗水的地方,这些水塔就是见证。”新海镇党委委员季惠娟说,十年来,新海镇克服农场时代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居民生活不便的难题,传承了知青的垦拓精神,在原先“潮来一片白茫茫,潮退一片芦苇荡”的“寂寞沙洲”上建起学校、医院、标准化菜场,改造道路河道景观,提供文化服务,逐渐建成美丽宜居社区。
河水清澈,河中花叶芦竹、梭鱼草等绿化小景迎风摇曳,岸边金橘、黄杨、美人蕉等植被高低错落,红色健身步道蜿蜒于绿化丛中……走在新海镇十里横河河畔,感觉清新怡人。这条河全长18公里,横贯新海镇东西,由上世纪60年代农场知青们一镐一锄开挖而成。随着岁月流逝,这条河道逐渐有了河泥淤积等问题。近年来,新海镇着手实施河道治理,通过清淤疏浚、修建护坡、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水质,还升级河岸两侧景观,种上百余种崇明本土植物,让河岸成为串联起光明田缘、瑞华果园等景点的景观链。“我们希望把十里横河打造成市民了解崇明本土植物的科普基地,让本土植物成为承载乡愁的独特载体。”新海镇党委书记樊红妹说。
昔日“违建群”建成小公园
发生变化的,不只十里横河一处。宏海公路新海镇段,一条林间小径曲径通幽,小径边木架上攀着紫藤,地势自然起伏,行走其间颇有野趣,这是新海镇新近打造的“健康主题公园”。“这里用天然绿化隔成多个功能分区,爱健身的可以在器材上健身,爱下棋的可以在凉亭里下棋,爱散步的可以在步道上散步,我和老伴每天早晚都会来走!”正在园内散步的邹阿姨说。她本来住在市区,今年60岁出头,自前几年儿子成家后就和老伴在新海镇买房定居,如今已彻底被这里别致的乡野风味“圈粉”。
这个别致的小公园,建镇之初却是违法建筑扎堆的小型商业街。季惠娟说,以前宏海公路新海镇段沿线有数十家小店铺,不少由农场企业里打工的人经营。“农场就像个小社会,这些店铺卖什么的都有。房子权属复杂,经营户私搭乱建、私拉电线比较普遍。”三四年前,新海镇对这条商业街开展集中整治,拆除违法建筑,在腾出的空地上种绿化,建成公园。如今,这个遍布红叶石楠、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等彩叶灌木的“健身主题公园”成了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对于原先在此开店经营的商贩,新海镇在镇政府附近的兴谷南路上新建社区生活服务中心,他们如愿意可继续在此免费开店,镇里还给证照不全的商户补办证照。
把新海镇建得更美丽宜居
十里横河、宏海公路景致的“变身”,只是新海建镇后面貌焕然一新的缩影。这些年,新海镇正变得越来越美。原先农场时代的菜场不分区,地面排水系统也不完善,镇里2011年对菜场进行扩建改造,如今菜场有3000余平方米,设蔬菜区、肉类区和水产区等专区。为方便河对岸的百姓买菜,镇里还专门在河上造一座石拱桥,新海社区居民买菜可以少走一公里。医疗服务方面,新海镇在原先农场医院基础上造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在原红星农场、跃进农场、长征农场区域造了三个分中心,便于百姓就近就医。农场围垦时代,人们喜欢在繁重工作之余开展文体活动,因此新海镇群众文体活动基础好,有合唱、跳舞等80多个文艺团队。为了给这些团队提供活动空间,镇里数年前建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有音乐厅、舞蹈厅、阅览室、电脑房、培训中心等,能满足群众各类文化活动需求。
建镇十年,垦拓不息。樊红妹说,尽管如今新海镇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以前的水塔早已没了实用功能,但镇里还是保留了近40座水塔。“知青的垦拓精神是新海的宝贵财富之一,水塔是新海人的重要‘精神地标’。我们希望能把这种精神不断传承下去,把新海镇建设得更美丽、更宜居。”
(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