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才房加速供给,缓解“以房留人”焦虑

梦想之城

“未来深圳人才房供给将占比20%”。

5月24日,深圳南山区2019年度人才安居住房定向配租申请正式启动,配租房源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公寓、创智天地大厦公寓、万科云城泊寓、华润有巢公寓4个项目,共计3541套,意向企业在规定日期内登陆“南山区企业人才住房信息申报系统”便可进行网上申报。

对于人才流入的支持上,深圳除了在政策让利、落户补贴之外,也在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近些年来,人才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的配置逐年增多。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2018年期间,深圳市不断加快推进住房保障民生工程,在2016、2017、2018年分别新增筹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4.0万套、7.6万套、6.3万套。

整个2018年全年,深圳市完成供应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46346套,其中,人才住房供应8112套,约占比全年民生保障住房供应的17.5%。

此外,2018年深圳启动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提出2018年至2035年筹建各类住房170万套,其中带有政策支持性的住房总量不少于100万套,占市场供应量60%左右,且人才住房将保持占供给比例的20%。

人才住房之外,政策性住房还包含安居型商品房和公租房。深圳住房和建设局在政策解释中称,2016年以来即加大了三种住房建设筹集力度。由于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交付需要一定周期,所以短时间内未形成大规模供应,且安居型商品供应较少,目前正在努力突破土地瓶颈,提高安居型商品房用地比例,预计在2021年之后形成有效供应。

作为继北上广以外的一线大都市,深圳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呈现着不可比拟的“深圳速度”。根据《深圳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万亿元,同比增长7.5%,仅次北京、上海,经济总量居亚洲城市前五。

在人口方面,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了将近50万人,其中,人才引进数量达到23.74万人,同比增长10.52%。然而,极高的房价压力,日益龟缩的居住面积,也在时刻刺激着这些带着梦想奔赴此处的年轻人。

根据公开统计数据显示,同为一线城市,深圳面积只有1997平方公里,北京面积则是16412平方公里,大约为深圳的8倍之多。而全国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的城市共有19个,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深圳,每平方公里高达5963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达40倍。

土地资源稀缺与居高不下的房价,让这座城市越来越不再是普通人的“梦想之城”。自2009年深圳房价正式进入到“2万时代”后,深圳房价逐年上涨,到了2016年,深圳的房价已突破5万大关,上涨幅度高达50%,同年也被评选为全球房价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

虽然2017—2018年期间,深圳进一步强化政策执行力度,通过限价、限贷、限购等一系列调控措施,房价有了小幅平稳回落,但相比其他城市而言,深圳的房价依旧处于高位,令人不得不望而止步。

在高房价的遏制下,租房生存成为常态。深圳2000万的实际管理人口中,租房居住人群占八成;而1041万套存量住房中,七成比例房源长期处于租赁状态,深圳全市常住人口的住房自有率为34%,处于全国末位。

外来人口流入比例增加,租房市场供不应求最终使得租金逐年上涨。根据深圳贝壳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商品住房平均单位租金为77.6元/平方米,套均租金5692元/套,分别较2017年上涨12.3%、12.0%。其中,有5.5%租金上涨500-1000元,有3.6%大幅度上涨高达1000元。

深圳作为集聚高新产业发展的城市,对于人才的渴望和需求日益凸显。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不仅能决定城市发展的格局与潜力,也彰显了一个城市的根本实力,而住房问题直接限制的就是人才的进入,对此,深圳这几年对于人才安居住房的重视与关注,也难免透露出一种“以房留人”的焦虑。

2016年,深圳市成立专责负责人才安居住房投资建设的市属国资公司——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并注入400亿元资金专门负责深圳人才住房的建设,通过直接投资、收购其他单位物业产权等方式筹集人才安居住房,参与区级人才安居住房的投资建设和棚户区改造。     

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在深圳各区设立子公司,与各区政府合作建设人才住房。截止目前,在全市已完成73个项目部署,拟筹集人才住房74662套,有7307套人才住房可供分配,遍布福田、罗湖、盐田、南山等各个区域。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官网显示,2019年深圳将计划建设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8万套、供应3.4万套。其中,建设筹集渠道包括:新供用地建设、招拍挂商品房用地配建、城市更新配建、产业园区配套宿舍、棚户区改造、公共设施综合开发、企业自有用地建设、社会存量住房租购等。

编辑/涂梦莹

来源:界面楼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