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民经略)
中国又多了一个新“城市”。近日,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正式升级为“县级龙港市”。龙港市不设乡镇街道,由浙江省直辖,温州市代管。
这意味着,继2017年“撤县设市”重启之后,舆论热议已久的“撤镇设市”终于开闸。从镇到县级市,不仅是行政级别的提升,更意味着从“乡镇”到“城市”的跨越,标志着城市格局的大变迁。要知道,龙港仅仅位列全国百强镇第17位。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乃至湖北河北,都有一批经济和人口规模更为庞大的经济强镇。撤镇设市开闸,还有哪些地方有望晋级?01 撤镇设市,意味着什么?撤镇设市,来得比预料中还要快一些。这一切变化,肇始于今年4月发改委出台的超级文件。这份超级文件重点提及了三大战略,仅仅半年时间,就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影响。1、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2、收缩型城市要缩体强身。3、稳步增设一批中小城市,落实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设市。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已为二线城市“抢人大战”提供了最强背书。而收缩型城市,这一概念从概念进入规划,黑龙江鹤岗、甘肃玉门的城市变迁普遍受到关注。相比而言,这一次浙江龙港镇撤镇设市,正是对“落实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设市”战略的首次落地。为什么要撤镇设市?原因很简单。对于经济强镇来说,镇的行政区划,早已承受不起庞大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以浙江龙港镇为例,35年来,龙港面积从5.2平方公里扩大至183.99平方公里,人口从5000多激增至38.2万,下辖73个行政村30个社区。2018年龙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9.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6万元,城镇化率达63.2%。300亿的经济总量,接近40万的常住人口,远远超过许多中西部县城的规模。再将如此庞大的体量塞到城镇之下,小马试图再拉大车,显然已经不合时宜。龙港还不算特别突出。东莞虎门镇GDP超过600亿元,单看GDP,虎门镇已超过海南三亚、广西贺州、湖南张家界等众多地级市。这种背景下,要么强镇扩权,赋予城镇以县级乃至市级的管理权限。要么撤镇设市,将城镇升级为城市,满足其发展需求。广东之前走的是第一种方式,如今浙江开拓了第二条道路,“撤镇设市”,或将大范围复制。02从镇到市,不只是名字变了从镇到县级市,变化究竟有多大?在一些人看来,从城镇到城市,无非只是名称变了、行政级别高了、可以炒作的概念多了,实则换汤不换药,带不来多少实质性的利好。这种论断不仅过于偏狭,而且根本不理解“撤镇设市”的真正意图。其一,从乡镇到县级市,表面上看只有几字之差,但这是从“乡镇”到“城市”的跨越。在我国的区域行政层级中,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市(州)、县(县级市)-乡镇”的四层架构。
在这四层架构中,城市位于中间。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四重架构。撤镇设市,意味着我国又多了一个“城市”。其二,相比于行政区划的调整,撤镇设市最大的利好在于“扩权”。这一次浙江龙港撤镇设市,不仅让龙港与原来的苍南县获得同等层级,而且龙岗作为县级市,由省政府直管,管理权限大幅提升。根据报道,龙港在撤镇设市后,拥有1575项县级管理事项。作为乡镇,无论经济多么发达,都只是基层行政单位。没有独立的规划审批和房产等事务的管理权,土地供应受到限制,财政分配也受到县级政府的约束,而即便有了城市的体量,行政编制也只能按照城镇对待。同时,在我国的城镇化体系中,县和乡镇都以农业为主,而市则以工商业或服务业为主,这种定位之变,能带来城市主导产业之变。换言之,财权小,事权小,地权小,人事权小,这是经济强镇面临的四大困境。如今撤镇设市,这一切问题都不复存在。其三,撤镇设市,影响最大的当属原来的县城。能列入撤镇设市候选阵营的,一般都属于经济强镇,多数都是区域经济中心。将强镇设为县级市,固然能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但对于原来的县城却未必是好事。以龙港为例,龙港原属于苍南县。2018年GDP超过300亿、财政收入为24.6亿,均占据整个苍南县的半壁江山。离开龙港,对于苍南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然而,国家战略不会着眼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撤镇设市,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是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发展的不二选择。03哪些地方有望“撤镇设市”?目前,我国城市个数达到67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县级市375个;建制镇21297个。根据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提供的数据,在这些乡镇中,镇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建制镇1123个,10万人以上的建制镇321个,20万人以上的建制镇54个,还有个别接近百万人口的城镇。人口超过20万,经济总量过百亿,这些镇早已接近城市的规模,撤镇设市的可能性比较大。在我国的城镇层级中,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是超大城市(北上广深)、超过500万的是特大城市(成都重庆武汉天津等)、超过300万的是II型大城市、超过100万的是I型大城市。
在中小城市中,人口超过50万的是中等城市,20万到50万之间的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这意味着,目前全国至少有54个镇,已经触及I型小城市的标准,其中有不少镇已经相当于中等城市的水平。显然,撤镇设市,不乏合理性。04下一个是谁?能否撤镇设市,看的不仅是人口,还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这是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的2018年全国百强镇排行:
可以看出,百强镇由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地霸榜。其中,广东占据31席,主要分布于东莞、佛山和中山;江苏占据30席,主要分布于苏州、无锡;浙江占据17席,福建占据10席。
这是部分省份的代表性强镇:广东(31个):南海狮山镇、顺德北滘镇、东莞长安镇、中山小榄镇等。江苏(30个):昆山玉山镇、张家港杨舍镇、扬中新坝镇等。浙江(17个):乐清柳市镇、温州龙港镇、东阳横店镇等。福建(10个):晋江陈棣镇、南安水头镇、漳州角美镇等。山东(3个):广饶大王镇、济宁新兖镇、日照虎山镇。辽宁(3个):海城西柳镇、海城腾鳌镇、海城析木镇。河北(2个):唐山丰河镇、三河燕郊镇。这些地区经济总量都堪与地级市相匹比,城区人口规模更是超出一般的地级市。显然,这些镇虽然保留着乡镇之名,但实际上已与城市没有多大区别。这些城镇,都有望成为“撤镇设市”的对象。05城市洗牌中国城镇化,正在进入下半场。上半场的重点在于“中小城镇”,而下半场的重心则在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放开大城市落户、培育都市圈、发展城市群以及增设一批中小城市,正是这一阶段的重点。这一格局在最近召开的顶层会议上得到确认,这次会议明确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这意味着什么,可以说不言而喻。未来,大城市的马太效应将会越来越突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级城市群和一二线城市的都市圈,将会是人口、资本、资源和产业蜂拥流入的高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城市就没了机会。在都市圈和城市群辐射范围之内,本身经济和人口又不差的中小城市,将成为三四线城市中的佼佼者,在楼市周期和经济周期中都会有更强的防御能力。而位于大城市群的经济强镇,有望成为新的黑马。在撤镇设市这一重磅级政策的加持之下,完成从乡镇到城市的跨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更成为大城市群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城市大洗牌,影响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