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政策调控或结构化边际松动

成都近80个楼盘上万套摇号剩余房源,可以直接认购。还没买到房的宝宝不要错过这个捡漏的机会哦!

关注微信公众号“成都房帮帮(cdfbb028)”,回复关键词【顺销盘】,即可查看成都摇号剩余房源信息。

本轮房地产调控已是我国地产调控史上力度最大、持续最长的一次调控,截至2018年底已持续28个月,原本三年左右的房地产市场小周期也被拉长。2019年房地产政策可能结构化调整,一线、二线城市行政管制适度松动,融资环境边际改善。商品房销售面积趋势性下行。土地市场成交面积较上年减少,新开工增速可能缓降;开发投资增速或小幅回落,全年增速约3%-5%。

一、房地产政策可能适度调整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形势,笔者对2019年房地产政策走向有如下判断:

一是调控全面退出的可能性较小,否则极有可能导致调控成果半途而废。“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两个原则将坚持,客观上住房租赁市场局面打开也要求将稳定房价一以贯之。

二是2019年第二季度前后政策可能适度放松。房地产政策具有适度调整的现实需求:行业内生需求是要加大对住房刚需的支持,减小对改善性需求的误伤,特别是小户型向大户型置换的需求;行业外部需求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贸易摩擦困局未解,缺少应对一系列国内外环境挑战的辎重。这些内外部因素可能促使放松房地产调控的诉求和预期渐增,决策层对调控的态度转缓。

当前正处于政策观望期,各地可能自下而上、明紧暗松,局部试探微调。倘若控房价任务“达标”,可能为后续政策环境改善预留更多空间。从“遏制房价上涨”的目标看,“环比不涨”尚可较快达成,“同比不涨”还有较大距离。

三是预计政策以结构化放松为主,对一线、二线城市和三线、四线城市、供给端和需求端等差异化考虑。具体可能调整的方向有:

一线、二线城市行政管制适度松动。以保障刚需和置换型改善需求为重点,适当放松过紧的限购、限贷、限价、限售措施。其中,放松限购可能以各地人才安居工程的方式进行,如放松落户政策、实行购房补贴;放松限贷可能在部分地区下调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放宽按揭贷款额度增速的监管;限价导致一二手房价格倒挂,刺激了投资性需求利用套利空间入市的动力,可能放松或取消。三线、四线城市棚改安置区别对待。

货币环境改善,个人按揭和房企融资或有松绑。基准利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房贷利率即将见顶。房贷平均利率已连续上涨近两年,上行持续时间长,但近一个季度走势趋于平缓。加之流动性环境趋于改善,未来一段时间基准利率上行的可能性较小,房贷利率在2018四季度-2019一季度有见顶回调之势。其他城市和银行可能跟进小幅下调,加速放款。银行自身存在下调房贷利率的动因,若监管默许,其他地区和银行可能跟进小幅下调利率,加快房贷发放速度。

房企融资环境可能得到一定缓解。2018年12月,发改委发布《关于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通知》,其中包括支持AAA级优质房企发行企业债,但同时“负面清单”也明确禁止将债券资金用于房地产投资,可能具有一定的信号意义。从准入标准相对较低的公司债发行情况来看,近期房企发债审批速度加快,或为平稳应对偿债高峰期。对于主要提供刚需改需的房企,2019年资金紧张的局面可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长效机制有的放矢,住房租赁供给格局将显著变化。房租赁“国家队”入场,供给格局将显著变化。国资房企在建的租赁住房有望在2019-2020年集中推向市场,由于利用只租不售用地的建设主体均为国资背景的规模房企,与目前主导的标杆房企、连锁酒店、中介机构、创业公司等属性截然不同,住房租赁市场供给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

在有效增加租赁住房供给数量的同时,国资房企有望提供更稳妥的运营方案。民营长租公寓盈利仍然存在难度,即便万科品牌背书的泊寓,部分项目也未能实现盈利。不少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长租公寓运营商资金链断裂,或被迫涨租或倒闭退市。

预售制度改革或是长期方向,短期阻力之下可能暂缓。

2018年9月末广东传言将取消预售制试点,深圳、合肥等地均在试点推进和鼓励现房销售,虽尚未涉及取消预售,但关于预售制度调整的讨论仍持续发酵。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很可能是长期改革方向,短期推进阻力之下可能暂缓,或以鼓励试点的方式使期房和现房销售双轨并行。

房地产税实质推进关键还在立法。目前房地产税立法进展较慢,草案初步形成但仍未提请审议。若按照原定节奏,2019年需在立法层面取得一些突破。

二、楼市成交趋势性下行

预计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依旧趋势性下行,同比增速约-5%左右。分解到各线城市来看:

一线、二线城市政策环境缓和之下,市场成交活跃度可能有所提升。若过紧的需求限制政策发生适度松动,将有利于刚需及置换型改善性需求释放。2019年一线、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可能小幅增长,增幅约0%-5%。

大部分三线、四线城市需求侧并没有受到抑制,“四限”政策放松对其成交的提振作用有限。而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降低对三线、四线城市影响较大,失去强政策托底的三线、四线地产成交可能重回基本面下行的通道。预计2019年三线、四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或降至-10%左右。

房价走势依然离不开分化的主题。调控通常经历“量价齐升—成交降温—有价无市—降价”的阶段。随着成交持续走弱,一线、二线城市郊区盘和三线、四线城市房价有望出现松动而下行,缺乏刺激政策“加持”并且在过去一段时间需求被透支的三线、四线城市还需要警惕房价下行风险。由于“四限”持续时间较久,政策边际改善后,一线、二线城市中心区域存在房价补涨的潜在动力。

三、房企转为“慢补库+快周转”模式

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偏紧倒逼开发企业行为发生转变,可能采取“慢补库+快周转”的模式,带来2019年土地市场成交下滑,而房屋新开工增速缓降。

行为一:放慢补库存进程,谨慎拿地。

2018年土地成交面积和成交价款增速较2017年明显放慢,二者之间的缺口缩窄表明溢价率也在走低。且一二线城市降温幅度较大,不仅其土地成交面积同比负增,且土地出让金额占比下降。

预计2019年土地市场继续降温,成交面积较上年减少。客观上,行业融资渠道受限使资金面总体较为紧张,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筹资金和定金及预收款,房地产企业的拿地能力总体在降低。主观上,开发企业或预期房价上涨幅度有限,贸然拿地可能“面粉贵过面包”。出于对行业利润空间的担忧,有能力拿地的房企拿地意愿也有所下降。加之销售增速下降,房企拿地行为更为谨慎。

行为二:尽快开工推盘,提高周转速度。

预计受到销量持续走弱的抑制,2019年新开工意愿可能下降。其中,三线、四线城市受销量滑坡影响新开工放缓明显,一线、二线城市开工意愿提升但无法改变总体开工增速下降的趋势。

但对于存量土地,房企仍然有动力以加快开工速度、缩短资金回笼周期并强化现金流管理,来对冲行业景气下行、规避资金风险,将前期已沉淀的土地储备和资金成本转化为产出。这有利于缓释新开工增速回落的速度。

四、开发投资增速小幅回落

土地购置费和建安投资是构成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两大部分,其中建安投资占主导地位(占比超过七成),土地购置费次之(占比约二成),在2018年二者与相关指标均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剪刀差。

土地购置费增速大幅超越土地成交价款增速。

土地购置费是分期支付的实缴土地款,计入当期开发投资金额,较土地成交价款存在滞后效应。土地购置费在2018年加速上涨,来自三方面原因:一是房地产投资统计口径的改变,从按形象工程进度改为按实际财务支出,土地款记账提前;二是拿地保证金比例提升,土地款收缴提前;三是房企对推盘回款的诉求提升,希望尽快取得土地证开工建设。

土地成交价款(及土地购置面积)反映当期土地市场交易的活跃度,是未来一段时间开发投资的一项先行指标。随着土地成交走弱逐渐反映在递延的土地购置费中,以及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减弱,预计2019年土地购置费将比上年下降。

建安投资增速显著跌破施工面积增速。

建安投资在2018年一直是负增长,并呈现和施工面积增速背离的走势,主要由于建安成本单价下降,与三四线城市开工比例提升有关。预计2019年一二线城市开工比例加大,建安单价可能较上年提升,施工面积和建安投资增速走势趋于一致。而新开工意愿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开工下降,加之上年基数较大,2019年施工面积和建安投资总体增速可能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