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教我们把餐厨产生的易腐垃圾分开收集,及时处理,家里没有气味,舒服多了。”近日,家住长沙县三一街区的李娭毑将一袋废纸盒和塑料瓶送到楼下的“小蓝屋”,然后打开手机进入“一起分类”公众号,顺利完成积分,“积分能兑换小礼品。”
和李娭毑一样,三一街区的居民每天都会将自家垃圾送到“小蓝屋”分类处理。这是长沙县城市管理局联合湘龙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创新举措,借此逐步建立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长沙县模式”。
记者看到,“小蓝屋”内设置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分类,可回收物包括金属类、塑料类、纸类等,有专人进行可回收物的称重,并登记数据做好台账。同时,“小蓝屋”管理员按重量给居民做好积分登记,积分录入配套的“一起分类”公众号,公众号对接京东拍拍二手网,居民可用积分在网上兑换物品。
据悉,2018年以来,长沙县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在各部门、镇街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生活垃圾增长率从2017年的15%下降到2018年底的-1.38%。目前,长沙县易腐垃圾、其他垃圾的收运体系已相对完整。“今年我们计划在城区进一步铺开‘小蓝屋’布点。”长沙县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区块链+蓝色可回收物”体系模式,他们将在城区5个街道分别建设一个“蓝岛”,配备相应数量的“蓝鲸”,在整个城区形成“三网融合”蓝色体系;同时,创新垃圾分类宣传模式,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工作。(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