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在位在岗,以战斗的姿态全力以赴抓好‘大棚房’整治,整改不到位不罢休,问题不解决不收兵。”1月21日下午,周至县召开“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工作专题会,全县各级领导纷纷“签字背书”,将承诺和责任扛在肩上,转换为干事谋事的实际行动。
1月23日,记者在周至县马召镇红崖头村的西安农耕园农业示范园看到,项目耕地上的“蒙古包”、停车场、硬化路面等10.8亩违规占用耕地设施均已整改拆除到位,新旋犁的土地富有生命力,农地恢复农用,获得了周边村民的一致称赞。
在马召镇东火村一违规建材堆放点,挖掘机和清运车来回有序作业,违规建筑地基很快被破碎,垃圾运载机车紧跟其后展开清理,不一会儿,拆除工作便完毕。“这只是整治工作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将进行土地平整,以及复绿复耕工作,尽快回复土地原貌。”马召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孙永利说。
马召镇党委书记田团团说:“我们将以秦岭北麓违建整治的严格标准,彻底清理整治‘大棚房’问题,严守马召耕地保护红线,还田于民,还粮于民。”
据悉,按照中央和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周至县及时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工作力量,率先实现国土、农业合署办公。成立作战“指挥部”,建立了“一办八组”工作专班,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台账、统一报表,实行挂图作战。建立县级领导包抓镇街、部门牵头督导的工作机制,成立了20个督导组,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坚决打赢“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战,争做全市表率。
周至县“大棚房”清理整治小组始终将摸清“家底”作为工作关键。严格按照市上政策要求和“三类”鉴别标准、“五类”整治标准,以市国土局反馈的图斑为底线任务,坚持实际整治只增不减、只多不少,先后6轮共排查3033个点位,确保清理整治无遗漏。逐宗研判、逐宗制定清理整治方案、逐宗建档,确保应拆尽拆、应整尽整、应清尽清、应绿尽绿。经过前期排查和数次研判,全县确定疑似“大棚房”问题208宗,下达限期整改通知95宗,其中已整改39宗,正在拆除56宗。
与此同时,坚持每日一报,配足配强工作人员,及时高效、全面准确掌握工作开展情况。坚持一线督导,各级领导都要沉在一线实地检查,做到所有交办的“大棚房”问题督导全覆盖。坚持统一验收,成立县“大棚房”整治验收小组,对全县“大棚房”整治结果进行逐宗验收,确保整治成效。坚持互学互比,举办“大棚房”整治擂台赛,检讨问题,借鉴经验,推进工作深入开展。
此外,广泛积极发动群众,深入宣传相关政策和整治成果,并在媒体上公布举报电话,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坚持抓好当前清理整治与监理长效机制相结合,在彻底完成核查及清理整治工作的同时,立足长远发展,积极查找、主动解决深层次问题,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监督长效机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下一步,周至全县上下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对已经确认的违建“大棚房”项目,坚持事不过夜,坚决彻底整治,从根源上去除“大棚房”建设的滋生土壤;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全面彻底排查,依法依规整治;进一步加快整治速度,严守时间节点,采取有力措施,上足人力机械,做到每天有进展、有战果,确保各项任务高效落实、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