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往哪流动?除了北上广深,还有这些城市外来人口占比超五成

[摘要]1月29日发布《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蓝皮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1》指出,流动人口大多流入了就业机会较多和公共服务较好的大城市。

你愿意去什么地方发展?

一项关于流动人口调查的数据解开了中国人口流动的秘密,就是人口最大限度地向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流动。

1月29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等发布《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蓝皮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1》指出,流动人口大多流入了就业机会较多和公共服务较好的大城市。

上述蓝皮书以及相关数据显示,流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其中上海、广州常住流动人口在900万以上。苏州、天津、杭州、成都、宁波、佛山、东莞、郑州等流动人口也超过300万,这些城市都是经济总量大的城市。

但是也有很多相对较小的城市流动人口也很多,而且流动人口比例还较大,比如金华、温州的流动人口在300万左右,厦门、嘉兴、泉州的流动人口也在200万左右。而从比例看,广州、深圳、珠海的外来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为60%以上,厦门,金华、宁波、嘉兴、中山、苏州、杭州等都在50%以上。

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主任肖子华在发布上述报告中指出,流动人口最愿意融入的是大城市、特大城市,而国家新型城镇战略是引导人口往中小城市去,所以这就存在矛盾。

苏州、天津、杭州、成都外来人口多

所谓的流动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用于判断和统计局反映流动人口的调查指标包括:户口登记地、调查时点居住地、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和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等。

简言之,流动人口就是外来的非本地户籍的常住人口。一般来说,流动人口总量越大,反映出经济越发达,反之则反映出该地经济总量较小,对外辐射力较弱。

根据上述蓝皮书以及各个城市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目前流动人口总量最大的几个城市,都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比如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的流动人口,2017年人别有972.69万、967.33万、818.11万、794.3万,位居全国前四名。

(数据来源:一线城市为统计年鉴2017年数据,其他城市数据来自蓝皮书的人口普查等)

上述蓝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常住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也有不少新一线和二线城市。

比如苏州、天津、杭州、成都、宁波、东莞的外来常住流动人口有400万-600万。 佛山、郑州、金华、温州、武汉、嘉兴、厦门、昆明、济南、南京、长沙也分别有200万到400万的外来流动人口。

为什么这些地方外来人口多?原因是就业机会多。上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蓝皮书解释指出,流动人口更愿意集中到住房、环境、交通压力比较大的大城市,是因为大城市具有丰富的经济与社会资源,无论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还是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都具有中小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

根据上述蓝皮书,厦门、成都、长沙、合肥、青岛、苏州等城市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外来流动人口融入当地城市)的排名靠前(不计一线城市)。

因此,肖子华指出,既然流动人口偏向往大的城市去,未来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不是中小城市而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来看,人口有进一步向特大城市聚集的趋势。建议国家要根据人口流动的规律和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和意愿对城镇化战略进行调整。”

多个城市外来人口占比超5成

京沪现在正在加快人口和产业疏解,因此外来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城市不是京沪。同时,北京的流动人口数量也大大低于广州和深圳。

数据显示,北京2017年外来流动人口为794.3万,低于广州的967.33万,深圳的818.11万。如果从外来流动人口的占比看,2017年广州达到了66.72%,深圳为65.3%,分别比北京的36.59%、上海的40.22%高出几十个百分点。上海和北京的流动人口比例在全国分别排在13、14名。

而珠海的外来流动人口比例高达61.95%,厦门达到了58.01%,金华达到了55.18%,宁波达到了55.05%,嘉兴、中山、苏州、杭州都在50%以上,佛山、东莞占比也在50%左右。

(数据来源:一线城市为统计年鉴2017年数据,其他城市数据来自蓝皮书的人口普查等)

分省份看,外来流动人口占比最高的主要是广东、浙江的城市,前10名城市中广东有4个,浙江有4个,江苏有1个,福建有1个,均为东南沿海发达城市。

而这些外来流动人口比例大的城市未必经济总量就大,比如珠海、厦门、金华、嘉兴、中山的经济总量只有2000亿-5000亿元的水平。

而宁波在2018年经济总量也才过1万亿,杭州也只有1.3万亿左右,但是宁波杭州分别有400万以上流动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50%,可见其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

中国科院地理科所副所长封志明指出,像厦门、苏州、成都、青岛、长沙的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度高。“ 杭州、宁波、金华等流动人口都要占到常住人口的半数以上,这是居民用脚投票的结果, 这些城市社会融合的程度肯定是高的,否则不应当有这么强的吸引力。 ”

城市户籍限制应该继续放开

上述蓝皮书指出,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大中城市,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除了京沪少数超大城市外,未来其他城市都应该逐步放开户籍指标限制,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纳入本地户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比例。

据了解,目前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生存压力也在上升,比如50个城市流动人口平均租房收入比达到了26.66%,一些特大城市接近或者超过收入的1/3。过高的房租对流动人口长期稳定生活在城市造成了很大影响,一旦出现失业或者偶然性支出增加,很难维持城市的生活。

上述报告指出,从落户的意愿看,流动人口更愿意向东部沿海大城市集中。一般是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落户意愿越强,在10个特大城市中,流动人口愿意落户的比例达到39.45%,其他40个大中城市则降低为34.72%。

流动人口落户意愿最强的城市是大连,有62.7%流动人口表示愿意落户大连市,珠海有61.8%的流动人口愿意落户。但是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和陕西榆林, 只有14%左右的人愿意落户。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春光在上述蓝皮书发布会上指出,关键是要实现自由迁徙。自由迁徙应该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实践中却存在很多人口流动的障碍。

比如像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上学是一个现实问题,他们的子女就近到公立学校入学非常困难。 所以下一步要建构一个公平开放的政策体系。

“要形成一个合理的城乡双向流动,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个人的条件、个人的价值取向,去自己愿意的地方, 也就是城乡关系要打通,跨越城乡的‘二元’思维。”王春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