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年的第二个工作日,苏宁掌门人张近东在新春团拜会上表示,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37家门店。由于未发公告,收购的价格无从而知,但根据知情人透露,收购的价格非常“划算”,苏宁这笔交易可以称之为抄底。
万达百货是万达集团旗下的百货商场,曾在全国有百余家门店,但随着商场的饱和以及电商的冲击,万达百货由盛转衰,出现大幅亏损,百家门店陆续被关闭。苏宁收购的这37家万达百货是王首富精心挑选剩下的37家门店,全部是“优质资产”。这笔生意对于苏宁来说,确实是捡漏。
出售旗下百货业务,是万达对2017年、2018年“卖卖卖”战略的延续。
2017年7月19日,万达、融创、富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融创以438.44亿元的价格收购万达13个文旅项目91%股权,富力以199.0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万达77家酒店,两项交易总金额637.5亿元。或许是对不能完全掌控收购的文旅项目不满, 2018年10月29日,融创又以62.81亿元收购万达原文旅集团和13个文旅项目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公司,至此全部接盘了万达的文旅项目。两个月后的12月,万达又以27亿出售所持有的全部百年人寿股份,抛弃了手中唯一一张保险牌照。
一时间舆论哗然,那个“买买买”的万达华丽转身为“卖卖卖”的万达,由此也产生了许多看衰万达的声音,甚至有声音说王健林是负债4000亿的“首负”。负债4000亿自然是个事实,但对于总资产一度超过8000亿的万达来说,4000亿的负债并不会迅速压垮这家商业地产的巨无霸。
在这一轮轮大甩卖之后,万达的财务状态大幅改善,据万达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万达资产小幅下降至6257.3亿元,而负债大幅下降2190亿,财务状况大幅缓解,可以说万达基本已经度过了财务危机。且万达在这次危机中因祸得福,成功了摆脱了房地产的影子,转型成为一家文化+商业管理为主业的轻资产公司。2018年文化产业成为万达最大的收入来源,全年2142.8亿收入中,文化产业占比达到了32.3%。
靠房地产起家的王首富,已经决心摆脱房地产的影子,并在实践的路上越走越远。现首富许家印同样带领恒大在转型路上探索。早在2014年起,恒大就提出了多元化战略,期间进行了光伏、互联网、快消、粮油、文化、金融、健康、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尝试,但最终的结果全都是“糟蹋”地产主业上挣来的“血汗钱”。兜兜转转一大圈,恒大仍然是一家房地产企业,恒大最-赚钱业务的还是地产。2018年恒大销售5513亿,利润更是有可能冲击千亿人民币大关。
守着这样赚钱的生意,却无法掩盖许家印心中的焦虑,房地产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高杠杆、高周转的双高模式恐怕难以持续。在金融和快消折戟后,许老板把手伸进了高科技产业,在恒大官网的介绍中,恒大集团已然变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世界500强企业集团”。为了切入高科技产业,恒大先是选择与著名“老赖”贾跃亭合作造车,然而许家印帮助FF度过财务危机后,却被老贾倒打一耙,最终双方不欢而散。一次失败并没有浇灭许老板的造车梦,今年1月15日,恒大健康发布公告,花费9.3亿美元成功收购了瑞典电动汽车公司NEVS51%的股权,并且获得了多数董事席位。许老板造车,并不是玩玩那么简单,但造车是一个真正烧钱的生意,对于现金流本身就比较紧张的恒大来说,造车危险系数高达五颗星,转型能否成功还打着一个大大的问号。
房地产行业的新一哥碧桂园同样在尝试转型,在2018年经历了几次安全生产事故后,高周转的碧桂园终于放慢了脚步,并思考未来。今年1月21日,杨国强在碧桂园内部会议上就公司发展战略作出新的指示,称碧桂园将向高科技大型综合企业阔步迈进。碧桂园转型的重点是农业和机器人,这两个产业的布局刚从去年年中开始,到现在不过半年时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显然,在转型这条路上碧桂园已经落后。
万达无疑是所有大型地产公司中,转型最为成功的公司。卸下了债务包袱的万达可以轻装上阵,未来的收入不会再被债务的利息过度吞噬,如果未来每年1000亿的租金收入可以实现,王健林则可能从“首负”上重归首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