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

中国总人口将在2028年左右开始出现负增长,预计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作出上述预测。

绿皮书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已经出现了几个重大转折,在未来一个时期内还将出现新的转折性变化。对于中国的人口而言,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最大的人口事件莫过于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到来。社科院根据联合国中方案总和生育率作出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2050年减少到13.64亿,2065年减少到12.48亿,即缩减到1996年的规模。长期持续的人口负增长究竟会造成怎样的社会经济后果?从理论逻辑上看,长期的人口衰退,尤其是伴随着不断加剧的老龄化,会带来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

从2011年开始,中国老年人口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2010-2040年老年人口将总共增加2.24亿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62%,平均每年净增746万。在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总人口将在2028年左右开始出现负增长,这两种相反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提高了老龄化的发展速度,老龄化水平在2040年将达到23.84%,平均每年提高0.51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劳动力供给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2003年出现的“民工荒”标志着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结束;其次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减少,标志着中国潜在劳动力资源缩减时代的到来。2011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峰值为74.4%,到2016年这个占比降到了73%。

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和老年人口的较快增长,导致了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变化转折点出现在2011年,抚养比从前一年的34.2%提高到34.4%,从而终结了持续30多年的下降过程。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人口抚养比将会持续提高。此外,政策调整后的生育率回升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少儿抚养比,因此人口抚养比提高的幅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人口抚养比提高意味着人口生产性的下降,边际人口红利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