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城20年开发得与失,历经五次扩容将迎大变样!

▲科学城区府中心过去十年变化 下图/梁建伦

广州科学城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之一,是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四区四中心”的核心地带。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科学城已由产业集聚的起步发展期,迈入产城融合的科学发展期,但发展空间已饱和。为此,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拟将科学城扩容7倍,至144.65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区面积的1/3。

3月11日,黄埔面向全球,正式启动广州科学城提升规划设计国际竞赛。此举将为科学城扩容提质提供更优胜方案,让科学城更加宜居宜业,更具国际范。

未来几年,黄埔举全区之力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科学城高质量发展,实现质的蜕变。可以畅想,有产有城,有生态有配套,堪比欧洲一些小镇的科学城,将以国际化的身姿闪耀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科学城最新扩容范围示意图

20年经济飞跃发展

过去20年间,科学城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科学城在设立之初,人口仅有5500人,主要为当地村民,现状建设用地也仅有220公顷,开发强度不到10%,建成区主要为道路、农村住宅为主,还有少部分的工业厂房。经过20年发展,科学城片区常住人口已将近10万人,户籍人口约2万人。

至2017年,科学城营收已高达3700亿元,固定投资2400亿元。累计落户超过13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项目,占全市四成(广州世界500强289家),全区的八成(全区世界500强企业项目170多家)。

▲雪松科学城第二总部和宝能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总部

同时发展成为全区总部经济最为集聚的区域。目前引进落户总部项目10余个,包括宝能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总部、雪松总部、多益网络总部、创维华南总部、日立IT中国总部、协鑫能源南方总部、南方电网总部、广州农商行总部、盛世长运集团总部、合景华南总部、珍宝集团总部、摩登大道时尚中心等。

此外,科学城还聚集了300多家企业研发机构,1000多家高科技企业,陆续建设了科技企业加速器等86家孵化器,吸引了3000多名海归人才在此创新创业。

科学城,已然成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产值贡献最大、增长动力最强、高端要素最为密集,被誉为“代表广州未来”的现代化活力新城。

▲科学城广场夜景(图/方伟文)

20年开发建设得与失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科学城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进一步提升。

近期,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科学城规划建设总结报告》,总结梳理了科学城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

六大经验

报告认为,科学城经过20年不断探索,形成了可为同类园区的开发建设所借鉴的六大经验:

经验一:不断进行自我良性调节,动态修正适应区域发展需求。

经验二: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中小企业的支撑作用,形成各类产业集群,不断扩大产业的集聚和扩散效应,产业集群化、规模化成效明显。

经验三:基础设施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兼顾园区管理和企业建设需求。从最早的科学城总体规划到历版控制性详细规划,都一脉相承地延续了科学城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保护了以“十四峰”为主体的生态本底,并在开发建设活动中予以有效贯彻及利用。

经验四:生态优先理念贯彻始终,生态保护与景观建设成效好。

经验五:合理针对产业发展特点及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住房体系,满足高端产业人才、当地村民和一般居民的多样化的居住需求。

经验六:建设管理主体的变更与发展阶段要求相适应。

▲科学城过去十年变化(上图为2009年拍摄,下图2018年拍摄,作者/戴军)

★三个发展不足

报告认为,科学城的发展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不足一:产-城发展频率不同步,产城融合度低

科学城整体发展历程是先产后城,以产带城,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完善与建设不同步,相互之间缺乏协同。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生活配套没有跟上,对于高端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产-城发展不同步的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深度发展。

目前,科学城虽然大力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居住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但由于用地资源紧张和人口规模不足,产城融合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这两年来强化道路亮化和地标建筑物景观照明,城市逼格提升了不少,也使得科学城从过去单纯的产业园向产城融转变。但总体来看人气仍较少,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上下图为开创大道与香雪站周边夜景图。廖志远/摄

✪不足二: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广州科学城现状产业空间还是以生产为主、小型研发为辅,特别是缺少对高等院校等学校资源的考虑,产学研结合程度还不够深入,导致产业链尚不完善,产业关联性不强。

同时,一方面由于开发建设活动的快速推进,用地需求量激增,导致产业用地增量空间不足;另一方面源于早期为片面追逐GDP的量而采用“卖地式”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大量的低效用地;产业用地整体亟待扩容提质。

✪不足三:配套相对滞后,居住空间较分散

与科学城的产业建设相比,轨道交通建设滞后,公共交通设施相对较少,各类配套的教育、娱乐、休闲设施很不齐备,致使城市的便利性长期处于不足状态。且现状居住空间围绕产业空间呈分散式布局,不利于居住组团的形成,难以构建良好的社区氛围。

▲科学城首条地铁6号线二期于2016年底通车以来,由于6号线均速慢、车厢短(仅为4节),运力难以承载沿线现有出行需求,开通以来在上下班高峰期拥堵成常态。

▲科学城楼盘较为分散,在宜居的同时,也因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商业氛围不浓。

同时,由于居住人口分散,片区人口规模不足,反过来使商业、文化娱乐等各种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利用成本提高,影响了此类设施建设的完善,难以吸引众多人群。

▲科学城万达广场是该片区规模最大的综合商业综合体,开业几年来运营良好,形成强大虹吸效应,据称是万达广场系统里生意最好的一家。不过,业界也担心,以科学城目前的人口水平,能否再撑得起下一个“万达”,这从万达起来后,更早在科学城运营的高德汇(优托邦)转衰落来看,并非空穴来风。

此外,现状交通与周边区域的衔接不充分,出入口不够,导致交通阻塞问题严重。而现状路网密度整体不高,仅为5km/km²,“宽马路-大街区”的街区尺度和空间感受也不适宜人的宜居需求。

科学城五次扩容

梳理资料发现,截至目前,科学城的发展经了5次规划扩容,面积由最早的3.7平方公里,扩容至最新提出的144.65平方公里。

★第一次扩容:

1997年,扩容至19平方公里

广州科学城的建设史,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时广州市计委1992年编制《广州东南部地区发展规划大纲》中,选定天河区的玉树村附近3.7平方公里,作为科学城起步区开发用地,当时称之为“广州通讯产业基地”。第二年,由广州市科委牵头,落实规划并兴建。

但之后五年,科学城并没有实质性开发,建设缓慢。

1997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调整方案》,明确广州科学城是广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基地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新型城区,总面积由3.7平方公里扩展到19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4平方公里。

1998年12月28日广州科学城正式奠基,2001年正式启动建设。

▲1998年12月28日科学城奠基仪式

★第二次扩容:

1998年,扩容至22.74平方公里

据《广州城记》记载,为进一步推动科学城的发展,1998年,时广州市规划局组织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对科学城重新规划,拟将科学城3.7平方公里扩展到22.74平方公里的生态城区。

第三次扩容:

1999年,扩容至37.47平方公里

《广州城记》还提到,1999年,广州市再次提出修改科学城的规划,将其扩容至37.47平方公里的规模。按照科学城地区原有的山水地形,设置管理服务科研中心组团、生物工程产业组团、微电子软件产业组团、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组团、其他高新产业组团、居住组团等六大功能区。

在规划调整基础上,科学城的管理机构也不断优化,如1999年让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2002年将原白云区萝岗镇、黄陂农工商公司、岭头农工商公司、原天河区玉树村、黄埔区笔岗村等地,划入广州开发区管辖。

在面积扩大管理机构优化的条件下,广东软件园、国际企业孵化器等一系列高新企业陆续进驻,科学城良好的市容环境亦以“科城锦绣”之名入选羊城新八景。

★第三次扩容:

2013年,核定范围20.24平方公里

随着整体空间格局的不断完善和明晰,谋求更高发展水准的科学城,迫切需要提升现有城市空间品质,以吸引高端企业和人才落户,原有的规划,尤其是控规,已难以满足实际发展诉求。

2012年,科学城开展控规修编工作,提出“聚核”、“扩容”、“转型”和“提质”等规划思路。整体建设水平实现由重量向重质的逐渐转变。2013年,广州市政府进一步明确科学城范围为20.24平方公里,形成目前科学城的发展规模。这一数据也沿用至今。

▲目前科学城面积20.24平方公里示意图

★第三次扩容:

2019年,扩容至144.65多平方公里

2018年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提出重点谋划推动科学城扩容到100平方公里左右,打造一个活力迸发科学城,五年内实现大变化。

根据2018年底公布的科学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修正及研究拓展科学城空间规划招标文件,将现科学城片区土地范围内的地块、17.1平方公里的永和街道地块、14.22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西区地块,合共130.02平方公里的地块,进行扩容研究。

而据最新公布的科学城提升规划设计国际竞赛招标文件,科学城扩容范围再次增加,纳入科学城优化提升设计范围达到144.65平方公里,是现有面积的7倍,占全区面积的1/3。

▲最新版科学城扩容范围(点击放大查看)

科学城扩容范围,涵盖的区域有:原科学城范围、长岭居、永和经济开发区、云埔工业区、东区、广石化以及萝岗街水西村的部分山体(燕山)。

同时,将现有的科学城映日路以南、揽月路以北共1.32平方公里,作为科学城的核心地带,涵盖科学广场、创新大厦、创意大厦、国际企业孵化器、环山岭公园、牛角岭公园。

除科学城1.3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之外,还规划了“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可以说一同构成了科学城的“双核心”。

▲科学城最新扩容“双核心”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