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配套幼儿园有了“紧箍咒” 营利性幼儿园面临全面洗牌

  当下,上市公司体系内的幼儿园可以转为普惠园,不过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一种风险。

  继营利性幼儿园不得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后,城镇中营利性幼儿园又将面临全面洗牌,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中强调,将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聚焦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治理;并要求城镇小区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规划配套幼儿园或规划不足,或者有完整规划但建设不到位的,要通过补建、改建或就近新建、置换、购置等方式予以解决。已建成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未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应限期完成移交,对已挪作他用的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收回。小区配套幼儿园应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

  同时,针对上述各项问题的整改任务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对于已经建成、需要办理移交手续的,原则上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对于需要回收、置换、购置的,原则上于2019年9月底前完成;对于需要补建、改建、新建的,原则上于2019年12月底前完成相关建设规划,2020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竣工验收。

  言外之意,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将退出历史舞台。不过第一财经记者在2017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了解到,我国2017年的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79.6%。其中,民办幼儿园接收的幼儿占所有幼儿的56%。

  “这说明,自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民办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民办幼儿园得到比较大的发展,使得民办幼儿园的体量占到整体的一半。”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政策对于民办幼儿园本身和在读的幼儿不会有太大影响。相比较去年11月规定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而言,资本受到影响也相对较小。

  此前,为了能够资本市场中更加显眼,涉足学前教育的企业纷纷激进扩张。以在A股上市的威创股份(002308.SZ)为例,在该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财报中,公司幼教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占公司营业总收入51%。2018年半年报中显示,威创股份旗下已经管理和服务5200家幼儿园,是目前学前教育领域管理和服务幼儿园数量最多的公司。而实际上,威创股份在2015年以前以电子视像为主业,2015之后才开始涉足幼教行业。仅仅三年,威创股份从“门外汉”到幼教行业龙头,几乎是通过资本并购而实现。

  另一也在2015年开始寻求教育产业突破的秀强股份(300160.SZ)在此前则是以玻璃深加工为主业。2015年,秀强股份斥资2.1亿元并购全人教育100%股权,正是进入幼教市场。之后,以并购来扩大产业版图也是其扩张的路径。2018年半年报显示,秀强股份在教育产业实现主营收入8979.61万元,同比增长40.5%。

  幼教领域频频迎来“最强监管”,与行业飞速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乱象脱不开关系。除了早前接二连三发生的虐童事件外,飞速扩张下的“不合格”幼儿园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轮监管使得正在幼儿园、亲子园等学前教育领域跑马圈地的资本受到影响,甚至退出教育领域。对于正在冲击资本市场的学前教育企业,或是计划进军教育领域的上市公司来说,下一步面临的影响已经显现。”

  北京幼教行业一资深管理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当下,上市公司体系内的幼儿园可以转为普惠园,不过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一种风险。虽然可以压缩成本,获得补贴,但盈利模型变了,利润率就会下降。